早在六千多年前,人類就發現并使用了金屬銅,公元前五世紀前后又逐漸使用了鐵器以及金、銀、鐵、鋁等其他金屬。但是能夠像聰明而智慧的高級生物那樣具有記憶能力的金屬,人們卻聞所未聞,甚至難以想象。如今,這種能夠“記憶”住形狀的合金,確確實實在我們面前出現了,這真令世人大開眼界,拍手叫絕!
1932年瑞典人奧蘭德在金-鎘合金中觀察到這種“記憶”效應,但當時尚未引起人們的關注。1963年,美國海軍軍械研究所科學家比勒在一項試驗中需要使用鎳-鈦合金絲,但當時領回來的合金絲都彎彎曲曲,無法使用,便將其一根根拉直。但在隨后的試驗中,一個神奇的現象出現了:當溫度升到某一個值時,這些已經被拉得筆直的合金絲,突然又魔術般地恢復了原形,更令人驚訝的是:形狀的恢復竟和原來不差分毫!多次反復試驗結果完全一致,被拉直的合金絲只要到達某一個特定溫度后,便立即恢復原形。就好像一條被“凍”得失去知覺的蛇,當溫度升高到某一個值后,突然“甦醒”過來,重新恢復“記憶”一般?!靶螤钣洃浶焙汀?a href="/" title="形狀記憶合金">形狀記憶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便由此得名。
一根由銅鋅鋁組成的形狀記憶合金(稱為CZA合金)彈簧,在其特征溫度(Tm)65℃~85℃(溫度值由材料配方而定)時預先加工成形狀(200cm),當對它進行熱處理幾分鐘至半小時后,便“記憶”住了被加工成的形狀。然后在室溫下無論形狀怎樣變化,例1:鎳鈦形狀記憶合金彈簧壓縮成為45 cm,一旦將它的溫度升至Tm后,便重又恢復成原來被加工成的形狀。例2:鎳鈦形狀記憶合金裝飾花,在65℃~85℃的特征溫度下為開放形式,室溫時又令其呈閉合花蕾狀,當使用熱風等使溫度上升至Tm后,金屬花則又會自行盛開至美麗的原形,動作轉角可達180℃,煞是有趣!
通常,合金材料的高溫相母體被稱為“奧氏體”,而降溫產生相變后的結構被稱為“馬氏體”。據科學家們推測,這時雖然外表沒有變化,但在加熱和冷卻時結晶狀態是各不相同的,在某個特定溫度下,金屬原子的排列方式會發生突變,晶體結構的這種變化常常是可逆的,被稱為“相變”。例如,含Ti和Ni各為50%的記憶合金,即存在著菱形和立方體兩種晶體結構,在某個特殊溫度時這兩種晶體結構能相互轉換,形狀也就隨著結構類型而改變。隨后的研究還發現,除鎳鈦合金外,還先后發現銅-鋅、金-鎘、鎳-鋁等約二十余種合金也具有記憶功能,但其中“記憶力”強的當屬鎳鈦合金。
一般鈦材料的密度計算時一般按照4.51g/cm3的密度計算。但是鈦合金因為牌號不同,材料的元素含量不同,不同牌號的鈦合金密度會有略微的不同。
4D打印,準確地說是用一種能夠自動變形的材料制造零件,然后,只需將其放入***的環境中,不需要連接任何機電設備,它就能按照產品設計的樣子,自動伸縮變形成相應的形狀。4D打印***關鍵的是形狀記憶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是***制造-3D打印用形狀記憶合金(鎳鈦粉末)加工的升級,鎳鈦合金具有形狀記憶、自動作功、超彈性、節能、熱敏等特殊性能,引起了工業界廣泛的重視。
早在六千多年前,人類就發現并使用了金屬銅,公元前五世紀前后又逐漸使用了鐵器以及金、銀、鐵、鋁等其他金屬。但是能夠像聰明而智慧的高級生物那樣具有記憶能力的金屬,人們卻聞所未聞,甚至難以想象。如今,這種能夠“記憶”住形狀的合金,確確實實在我們面前出現了,這真令世人大開眼界,拍手叫絕!
NASA近日研發出一種用鎳鈦合金制成的鏈式輪胎。格倫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將典型的彈性氣動材料變成了能夠承受顯著可逆應變的記憶合金,這使得超彈性輪胎能夠承受比任何其他非充氣輪胎更多的變形,同時能夠增強控制,增加設計的通用性,輪胎可以廣泛用于太空車或在地球上的車輛。
牙齒矯形是通過正畸或外科手術等方法治療錯頜畸形,錯頜畸形是指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導致的牙齒、頜骨、顱面的畸形,錯頜畸形與齲齒、牙周病一起被列為口腔三大常見病,其患病率高達人口的50%以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師們利用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鎳鈦板(SMA)傳動器,讓F/A-18大黃蜂超音速戰斗機的300磅(136公斤)機翼部分能夠折疊,為前沿航空航天技術增添了新的花樣。